摘要: “在家千般好,出门万事难”,志在四方的客家人却总是多出门在外。为求一路顺风,事事顺意,出门之前总是要看看黄历...
“在家千般好,出门万事难”,志在四方的客家人却总是多出门在外。为求一路顺风,事事顺意,出门之前总是要看看黄历,又或者让先生卜卦一番,测一测八字,出门之后还要看看周围事物是否适合出门,因而滋生了许多具有客家特色的出行禁忌。 讲究时日时辰 客家出行远门,一定要避开带“三”这个数字的日子,俗云:“初三、十三、二十三,外面有钱莫去贪。”最典型的是大年初三称为“穷鬼日”,不外出,不宴请。这天要把初一以来清扫积存的垃圾送至野外,焚香三柱而后把垃圾烧毁,俗称“送穷鬼”出门。 外出做客,有“逢七不去,逢八不回”之说。即逢七的日子不去走亲戚,逢八的日子不回家,这里面含有“七生八死”、“七衰八败”之意。惊蛰至春社之间和农历六月最后一天至七月十四日,忌走亲戚,因有给已故人“拦社”(家里死了老人家,要提鸡、鱼、肉到社官庙祭社,则叫拦社)、“悬衣”之嫌。 讲究周围事物 如果乌鸦在门前屋后鸣叫,则预报凶事可能来临,此时不宜出门。遇到乌鸦叫,要连声“呸、呸、呸”地吐口水,并且说“好事来,歹事去”、“好事来来往往,歹事远走他方”,以求逢凶化吉。又忌出门看见蛇相交配,俗信认为如果遇到则要遭三年之穷。 儿童启蒙入学第一天,路上忌遇见妇女,忌走牛先走过的路,有不吉利和愚蠢(因“牛”与“愚”谐音)之嫌,故多在凌晨由父兄背着,赶着农家早上放牛之前入学。 挑货郎行贩出门一般有忌日,大都遵照黄历说不宜出行就不出门。他的扁担忌被人跨,哪怕是小孩跨也会大发雷霆,若遭女人跨就要更换扁担。忌别人踩自己的脚后跟,说这些会带来晦气,会落人后,因此赚不到钱。 这些出行禁忌如今看来是迷信,但在过去,这些禁忌却表现了客家人“时不我待”、“时不再来”之类的世俗智慧,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客家的游子们。顺应自然以及周边环境,把握好天时地利,良机不仅出现在你面前,而且必然在你的掌控之中。临行之前有盘算,掐准时日时辰,审时度势之后,则不管风霜雨雪,都照样出门不误。 |